建議使用瀏覽器 Firefox 2.Firefox 2或 IE 7.0

8/23(二)365職場達人台北講座:關於小樹

張貼者: 數位文化協會 於 上午11:36 發表
分類於 , ,

【小樹做過什麼?】
過去飛碟電台「西洋大樂兵」企製
[V]音樂台音樂編排ProgrammerHitoradio.com編輯主任、企劃副理
HINOTER雜誌主編
ETFM節目主持人
學學文創植樂空間音樂總監

現在
Hit FM Chill-Out Zone 節目主持人
北京酷樂時代科技有限公司 內容總監

個人部落格:你把我的搖滾樂怎麼了
目前音樂文字較常出沒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KKBOX、La Vie雜誌
DJ小樹放歌地點:
每周五晚上10點半到1點半→ 4 PLus 4@延吉街近仁愛路
每周六晚上10點到12點→ 學校咖啡館@青田街

【聽音樂的歷程】

生平買的第一張專輯是國小的時候,花120元買了一張歌林唱片發行的林慧萍的專輯。第一張西洋卡帶是滾石唱片代理的摩登語錄Modern Talking的專輯。等到唸世新的時候,才開始比較有系統的聽音樂,在那之前都是聽流行歌。唸世新的時候班上很多怪人,像那時候買了The Smiths和Mazzy Star的卡帶,班上有個玩團的同學就丟了Metallica的專輯給我聽,聽音樂的世界就被這樣打開了,但也因為我聽音樂是從流行歌開始聽,所以對於流行音樂比較沒有什麼障礙,我也不像很多男生聽音樂的歷程都曾經有過一段Metal年代。

【什麼樣的音樂會讓你感動?】

好音樂都會感動,但是聽到現在越來越難有令我感動的音樂,真的越來越難,就是都不有趣啊,現在的華語樂壇,大家越來越忘記「樂手本質」這件事情,只強調噱頭和個人魅力,對樂器彈奏不重視,很多的編曲只用MIDI直接session player直接編出來,所以很多歌曲只流行幾個月大家就不記得了。比如說,王力宏就是一個有「樂手本質」的音樂人,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他的專輯總是會有幾首很突顯這個特質的歌!

【哪些種類的音樂,是你比較「敬謝不敏」的?為什麼?】

重金屬音樂和其以下之分類,像是死黑金屬、鞭打金屬、歌德、視覺系等等,鼓要打出三連音五連音或是電吉他要彈得多快,這種炫技的東西就跟情感和樂手本質比較沒有關係。

【到2007年為止聽過最令你感動或印象深刻的華語專輯?】
到目前為止,只有LISA的【綺想世界】專輯,基本功和唱功都還不錯, 可惜是他想要呈現的東西太多了。還有ECHO的專輯也很好。

【目前看過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演唱會?】

Sigur Rós很令人印象深刻,前幾首歌人都沒出現只是打投影,但是那個力量實在太大了很難以形容。還有David Sylvian也很不錯。另外Bjork也很棒,在Fuji Rock她唱壓軸,晚上滿天星星,小小個兒的女生在舞台上像小精靈一樣跳來跳去,後面有弦樂團,反正很神奇不像真人,有種很奇妙的感覺!

【還有誰的演唱會是你這輩子計畫一定要看的?】

沒有耶,最想看的是Tindersticks還有Pavement,但是都解散了!

【當過好幾次的金曲獎評審之後的心得是?(小樹是第16屆與第17屆的金曲獎流行音樂類評審)】

最大心得是,很多評審都是聾子!聽他們發言就知道很多專輯他們根本都沒有聽過,每年報名金曲獎的流行類專輯大約有四百多張,從第一次開會到頒獎大約間隔不到兩個月,評審團大約有20人左右,裡面各方人馬都有,為了要求得一個客觀的結果,如果大家都有認真聽當然很好,但是他們不用功的結果變成很多人都只在聽別的評審說話,到最後說多了就會變成真的。

【有人說70年代是搖滾的年代、90年代是電子、現在是嘻哈當道,對這件事情你的看法是?】

基本上這些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定義,這樣會比較片面,變成一個年代只有一件東西一樣,我覺得應該要比較全面的去關注所有年代裡面各種不同音樂類型的發展,就像現在雖然你說嘻哈當道,但還是有很多很好的電子樂很紅,也有很多60年代的民謠又大量的回來,而且流行裡面濫用的嘻哈只是有簡單的節拍,加一點點Rap,就以為是嘻哈,這跟80 年代那種拼貼與創意的真正嘻哈精神差得太遠了,有點像是牛肉麵與泡麵的差別,就只有一個樣子而已。

【有人說音樂已經走到死胡同了,每種形式都差不多了,未來已經沒什麼發展了,你覺得呢?】

如果心裡想的是「音樂類型」的話當然是死胡同,因為很難有新的類型出現,但如果想的是怎麼把歌寫好,就不會是死胡同,因為永遠會有好歌出現,就像如果你心裡一直想著要寫一首最屌的搖頭歌或是嘻哈歌的話,這樣就會有問題。

【數位音樂的這個趨勢,你的看法如何?對你個人聽音樂而言有什麼改變和影響?】

以台灣目前的現況看來,數位音樂都還是一場夢!(國外的話當然就不是啦),你看你們這個行業做了多少努力,誰可以取得大幅度的成長?手機鈴聲業者有賺多少錢?台灣的「網路自發力量」很弱,都還是要倚賴傳統媒體,台灣有哪個藝人是徹徹底底的從網路紅起來的?沒有!在國外可以看到很多人從MySpace竄紅,台灣幾乎沒有哪個藝人從部落格起來的?

對我個人而言,我還是喜歡買CD,坐在沙發上舒服的聽音響,用電腦聽音樂還是不舒服,當過DJ的人都知道MP3的音質還是不行,一放出來整個低頻都沒有了!

台灣音樂市場的問題是,唱片公司都還是在舊思維裡面,不知道在數位音樂這塊要怎麼賣專輯,都還是把以前在傳統媒體上行銷的手法來運用到數位上面,再來就是這幾年真的越來越沒有真正好的音樂,雖然看起來音樂還是一直有人買,但是總量一定會越來越減少,我本來以為已經到谷底了,後來才發現「谷」是沒有底的!

【覺得寫音樂文字最痛苦與快樂的事情分別是?】

最快樂的事情是當你寫了別人看了,他們真的去聽了也覺得很好聽,那就是很爽的事情!不過這件事情不一定要寫,在電台播歌讓大家聽到,那個成就感其實是差不多的;痛苦的話就是希望不要寫錯、資料要查清楚,不知道的就不要寫囉!

【會來到「植樂空間」擔任音樂總監,想要做些什麼事情?】

會來到這裡當然會有些雄心壯志,當你去到倫敦、紐約之類的大城市,大家都會告訴你要去哪些地方聽音樂,所以希望植樂空間可以成為台北在音樂上的地標;另外就是台灣有太多好的音樂人沒有機會被「說」、被「炒作」,所以他們的身價總是起不來,就像國外的音樂媒體總是會不停的發明各種名詞與說法,無論那個名詞也許有多麼的空洞,但就是可以讓那些團可以被報導、被討論,可以衍生更多其他的東西與價值,所以希望可以藉由學學在文化上的力量,讓這件事情在台灣發生。而且我很不喜歡用「獨立」、「地下」這種字眼,現在已經沒有什麼"Indie"這件事情,賣兩三千張的主流歌手比比皆是,那誰才是"Indie"?

【對於台灣其他的音樂文字的看法?】

台灣真的沒有「樂評」的空間,例如在美國有人出書會想要趕快知道「紐約時報」的書評寫了些什麼,台灣沒有這樣的空間和影響力,在各大媒體上的音樂文字幾乎都比較偏向介紹類的「消費性文字」。新一輩的寫手有一種是比較類似於「日記」的寫法抒發心得,另一種就是好像想把自己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但是你一看就知道他基本功不扎實,現在很多音樂會長成這樣是因為以前到現在整體的發展造成的,比如說Devendra Banhart他唱那種1960嬉皮年代民謠的東西,很多國外媒體都稱他的音樂是"Weird Folk" (怪異的民謠),但其實他一點也不奇怪,60年代就已經有這樣的東西,如果你不追本朔源知道他從哪裡來的,你就會說他怪。同樣的道理,如果寫文字的人聽的音樂不夠多,或是只聽現在的音樂,沒有從以前的音樂開始聽過來,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小樹接收音樂資訊的來源】

國外雜誌
Q、NME、Paste、URB、XLR8R、DJ、IDJ、MIXMAG、UNCUT

網站
PitchforkBoomkat (專門做實驗電子的)
MetaCritics (會蒐集世界各地的英文樂評)
OTHER MUSIC musicOMHdust groove america (因為愛聽Funk所以常逛這個網站,都是黑人音樂,有一大堆reissue)


文章摘錄自http://www.kkbox.com.tw/funky/147/147_0_4700_0_0_0.html

0 意見:


關於 365 職場達人

365 職場達人是由行政院青輔會所主辦的活動,在2008年以「創新與生活」、「傳統與文化」、「科技與服務」、「樂活生活」為四大主題概念,延請三十位各行各業達人在台北、台中、台南、花蓮、高雄來與全省青年做經驗傳承與交流。歡迎對相關領域有興趣的青年朋友們一同來與達人對話,分享達人成功的精神與態度。

全國各Youth Hub青年交流中心位置

365 達人演講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