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使用瀏覽器 Firefox 2.Firefox 2或 IE 7.0

郭紀舟的文化經理達人之路─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文字記錄

張貼者: 365職場達人 於 下午3:27 發表
分類於

*開場自我介紹:
郭紀舟自詡為文化經理人的角色。他在英國唸歐洲文化政策與管理時,正好碰到英國在推創意產業,學成歸國後把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帶回台灣。
郭紀舟回台後先後待過文建會,台灣日報記者、陳郁秀秘書,他將這些歸類於屬於公家部門的工作經驗。接著離開公部門進到私人產業,例如到紙風車做319鄉、擔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的經理人。以及到台北市商業雜誌同業工會工作,他說:對於雜誌產業有進一步的摸索,發現雜誌業媒體其實也算是文化產業的一塊。

*台灣與英國的文創產業差異:
英國在1997年時,在文化媒體體育部下設一個創意工業小組,他們的創意產業包含了廣告、體育、電影、時尚、休閒、電視、廣播、網路等;其實是個需要大量勞力的產業,英國的就業機會因此而大量增加,創意工業產值僅次於金融產業,居全國第二位。當時倫敦有五十萬人從事這項工作。
2001年郭紀舟將這個概念帶回台灣文建會。他發現兩個國家的經營方式是很不一樣的。英國是成立一個創意工業小組將有所產業都包括進來;台灣卻是把許多部門拉進來,像經濟部、青輔會等,各部門都參與後就沒人做事了,公部門的界線太分明,大家都只謹守自己工作領域。

*文化創意產業的難處:
像台南劇團最缺的是資金,如果是一般的公司,它可以用土地或廠房去向銀行借貸;但是劇團要用什麼向銀行借貸呢?銀行無法審核無形的東西,在英國則是由政府擔保,舉例來說,英國政府若認為林懷民是個國寶,不管好壞一定會是國家重要的文化,所以銀行絕對可以放心,他會創造出比你所借貸金額更大的價值。 在台灣則無法用你腦袋裡的東西去擔保,台灣政府也不敢拍胸脯保證你所創造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好的、是有利潤的;這時就需要有評鑑的機制,要不然金融產業就無法和文化創意產業做結合。郭紀舟在政府體制裡看到這個問題,就決定自己出去發展。

*文化創意人才:
文化創意產業最重要的是人才。台灣漸漸有學校設立文化創意科系,在2006年是沒有這樣的系所。其實業界很需要相關的人才,既了解文化、又懂藝術、又懂市場。
郭紀舟在台灣念歷史系,到英國唸文化政策與管理,都比較偏文科;進到市場上 需要行銷包裝廣告等技能、財務管理、開發市場、了解通路、必須知道企業管理與財務金融的操作與管理,他發現自己需要這樣的能力,才能幫文化產業家和藝術家進到市場。因為他喜歡文化和創意產業以及表演團體,除了幫助他們發光發亮以外,自己也獲得許多的東西。站在經紀人的角色上,幫助他們被世界看見。就像許多金融界的人,幫助許多大公司去投資,這就是經紀人做的事。
必須去了解市場上需要的是什麼,那時候他就和文化總會合作,自己去找老師來幫上課,在文化總會開設課程。這個課程是用產業來區分,如設計、音樂、表演藝術、出版等。
就拿音樂產業來說,他請了十個老師來談音樂創作、音樂製作、如何開工作室、甚至是錄音工程等創作端開始談起。之後就談作品如何變成CD,上網到KKBOX給人下載,以及音樂的產品型式,現在還包括了LIVE現場。之後再進入音樂市場,也就是說從上游製作、中游生產、最後進到市場。
後來台北的學學文創,或是其他的文創課程,就是類似郭紀舟當初設計的上課模式,他那時都是找線上的業者來講課,這是郭紀舟很自豪的地方。這些課程是需要招生的,因次也透過這個機會學到招生宣傳的過程,如何做廣告購買、製作專屬網頁 (網頁該如何把活動精神傳遞出來是很重要的)、文宣品製作、辦記者會、 電話行銷、做PBS等。後來他們發現來報名的人不只是文化人,也發現其他業界很需要了解文化產業,因為這是一個新的議題。就像談到穿著時我們會追求有品牌的東西,那品牌到底是什麼?他背後的故事是什麼?各產業的人都需要去了解,然後向才能夠更好地向顧客推銷產品。郭紀舟這才發覺得社會上對文創產業的需求越來越多。

*七色一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bsio.com.tw/page4.php)
「什麼七色一味?」常有很多人問起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做文化創意產業的行銷步驟之一。你創業時必須能引起別人的興趣,所以名字要很不一樣,郭紀舟把藝術、故事、優雅、品質、生活、風格、創新七個元素,放在一味堅持的籃子裡去操作。他說:如何去把生活裡的是構思成一個有創意的東西,讓人可以討論的議題是很重要的。

* 郭紀舟做電子商務的經營策略:
一般公司都會做自己的網站來作買賣,個人的話可能就是作拍賣,像雅虎或露天。 郭紀舟有想過如果做個人的電子商務可能沒人會理,所以他就發現應該跟大的通路商進行合作,像是PCHOME或是奇摩,所以他就藉著這兩個網站去做宣傳行銷。
其實創業並不難,難的是創業之後的努力持續經營,郭紀舟說很不幸的是七色一味在去年年底就結束經營了。投資的股東很有趣的是,有個是台南白河開養豬場的,有兩個是在沙鹿執業的中醫師、婦產科醫師,還有一個是關子嶺飯店的大老闆,這幾個股東當初他們覺得有趣,因此想要幫忙。
07年底之所以結束營業是因為這兩年經濟不景氣也把公司拖累了,民眾消費精緻性的文化產品減少,財務報告不好看,似乎沒什麼前景,所以就關掉了。

*紙風車的工作經驗
郭紀舟說:「去紙風車也是個有趣的故事。」他在七月時碰到紙風車執行長李永豐,當時319鄉(http://www.319kidsmile.org/)已經走了120鄉,李永豐希望他的參與,能讓319鄉變成一個文化平台,成為文化產品來做行銷銷售。
紙風車讓郭紀舟感動的地方是他們真的把創意跟美學結合在一起,同時又是在做愛與關懷的運動。這也是他長久以來想做的事,他說:「當你在現場看到八十歲的阿嬤和小孩綻放笑容真的很感動,我也發現有些大人玩的比小孩子還開心。」
在319的活動現場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這個活動凝聚了社區的力量、企業家反省自己應該回饋家鄉的力量、對於身心障礙者朋友的關懷力量,慢慢的集結起來,也讓郭紀舟慢慢的相信這真的可以成為一個文化平台。這個文化平台的意涵是本土的文化運動,既有創意和愛心,又有各地社區的故事,隨著演出和越來越多人的加入,讓運動的內涵更加擴張。
他說:「我希望319鄉真的能變成一個文化平台或是文化市集,希望更多的文化創意團體能一起跟著走,把過去台灣夜市或廟會的狀況,轉變成文化集市。像現在的創意市集也能夠一起參與,我們希望能夠靠民間的力量來舉辦文化市集。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東西是夠有品質的,而且能夠跟319的精神契合的話,我們希望你也能加進來,讓演出的現場變成文化的饗宴,讓他成為地方上的大事情,這是未來的憧憬。」
從七色一味一路講下來,郭紀舟覺得他做為一個文化經濟人的角色,是該如何去塑造一個對象,使之成為一個有意義、有內涵,最重要是能夠賺錢的文化事業,這是他的願景和目標。


全國各Youth Hub青年交流中心位置

365 達人演講日期